全国服务热线
0512-6883-0001
18016327626

断裂失效的分类

2022-04-27

按断裂前变形程度分类,分为韧性断裂和脆性断裂。


韧性断裂前产生明显的塑性变形,断裂过程中吸收了较多的能力,一般是在高于材料屈服应力条件下的高能断裂。


脆性断裂前的变形量很小,不会出现明显的宏观变形量。断裂过程中材料吸收的能量很小,一般是在低于允许应力条件下的低能断裂。通常材料的塑性变形小于2%~5%的断裂均可称为脆性断裂。


1.png

(a)完全韧性断裂(b)部分韧性断裂(c)脆性断裂



按造成断裂的应力类型及断面的宏观取向与应力的相对位置分类,可分为正断、切断及混合断裂。正断可能是脆性的,也可能是韧性的,而切断一般总是韧性的。


正断是指当外加作用力引起构件的正应力分量超过材料的正断抗力时发生的断裂。断裂面垂直于正应力或最大的拉伸应变方向。

切断是指当外加作用力引起构件的切应力分量超过材料在滑移面上的切断抗力时发生的断裂。断裂面平行于最大切应力或最大切应变方向,与最大正应力约呈45°交角。


按断裂过程中裂纹扩展所经的途径分为三类:沿晶断裂、穿晶断裂及混晶断裂。

沿晶断裂是指裂纹沿晶界扩展至断裂,沿晶断裂多属于脆性断裂。

穿晶断裂是指裂纹的萌生和扩展穿过晶粒内部的断裂。穿晶断裂可以是韧性的也可以是脆性的。混晶断裂是指在多晶体金属材料的断裂过程中,多数是其裂纹的扩展既有穿晶型、也有晶间型的混晶断裂。如马氏体或回火马氏体材料的瞬间断裂。

2.png

裂纹扩展路径示意图

A-沿晶裂纹;B-穿晶裂纹;C-混晶裂纹


按负荷的性质及应力产生的原因分为疲劳断裂和环境断裂。

疲劳断裂是指由于在局部应力集中或强度较低部位首先产生裂纹,裂纹随后扩展导致的断裂。

环境因素(气相、液相腐蚀介质或氢)的作用引起形变和断裂的基元过程,从而导致应力脆断,因而以这种形式破坏失效的现象统称为环境断裂。环境断裂具体可分为应力腐蚀开裂(Stress Corrosion Cracking)、氢脆氢致开裂(Hydrogen Induced Cracking)和腐蚀疲劳断裂(Corrosion Fatigue Cracking)三种。


按微观断裂机制可分为解理断裂、韧窝断裂、疲劳断裂、蠕变断裂及结合力弱化断裂。

解理断裂是在正应力作用产生的一种穿晶断裂,裂纹沿特定的结晶学平面扩展而导致的穿晶脆断,但有时也可沿滑移面或孪晶界分离。解理断裂常见于体心立方和密排六方金属及合金,低温、冲击载荷和应力集中常促使解理断裂的发生。面心立方金属很少发生解理断裂。

韧窝断裂是指在外力作用下因微孔聚集相互连通而造成的断裂。结合力弱化断裂是指裂纹沿着出于各种原因而引起的结合力弱化所造成的脆弱区域扩展而形成的断裂。


3.png

韧窝


4.png

沿晶断裂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