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RD基本理论及工作原理
X射线本质上是一种与可见光相同的电磁波,波长为0.01-100Å,介于紫外线和γ射线之间,又称为琴伦射线。具有很强的穿透性,可使被照射物质产生电离,同时具有荧光作用,热作用以及干涉,反射和折射等作用。科学家们利用X射线的这些原理,研制出了各种各样的检测设备,应用于医疗和工业领域的各个行业,在材料科学和失效分析领域的应用尤其广泛。
通常X射线的产生原理有以下两种:
1) 在真空中,高速运动的电子碰撞阳极靶时,也就是说电子在打进金属的过程中急剧减速,按照电磁学,有加速的带电粒子会辐射电磁波,如果电子能量上万电子伏,就可以产生x射线。
2) 原子的内层电子跃迁,电子从高能级往低能级跃迁时候会辐射光子,如果能级的能量差比较大,就可以发出x射线波段的光子。
X射线与物质作用时,就其能量转换而言,一般分为三部分,其中一部分被散射,一部分被吸收,一部分通过物质继续沿原来方向传播。
散射的X射线与入射X射线波长相同时对晶体将产生衍射现象,即晶面间距产生的光程差等于波长的整数倍时。将每种晶体物质特有的衍射花样与标准衍射花样对比,利用三强峰原则,即可鉴定出样品中存在的物相。
X-射线的产生是由在X-射线管(真空度10-4Pa)中有30-60KV的加速电子流,冲击金属(如纯Cu或Mo)靶面产生。常用的射线是MoKα射线,包括Kα1和Kα2两种射线(强度2:1),波长为71.073pm。
衍射,假如对于一维晶体而言。
一维晶体引起的散射光程差示意图
其中:光程差:Δ = acosθa0 +acosθa
一束相邻光程差Δ为λ/2的散射光叠加示意图
一束相邻光程差Δ为λ/8的散射光叠加示意图
即:acosθa0 + acosθa = hλ
这就是一维结构的衍射原理。据此可推导出适用于真实的晶体三维Laue方程:
acosθa0 + acosθa = hλ
bcosθb0 + bcosθb =kλ
ccosθc0 + ccosθc = lλ
Laue方程是产生衍射的严格条件,满足就会产生衍射,形成衍射点(reflectin ), Laue方程中,λ 的系数hkl 称做衍射指标,它们必须为整数,与晶面指标(hkl)的区别是,可以不互质。衍射点是分立、不连续的,只在某些方向出现。
射到两个相邻平面(如图1 和2)的X-射线的光程差:
Δ = MB + NB
而 MB = NB = dsinθ
根据衍射条件得–Bragg方程:
hklsinθ = nλ
对于每一套指标为hkl、间隔为d的晶格平面,其衍射角和衍射级数n直接对应, 不同n值对应的衍射点可以看成晶面距离不同的晶面的衍射,例如,hkl晶面在n=2时的衍射和2h2k2l晶面在n=1时的衍射点等同。这样Bragg方程可以简化重排成下式,这样每个衍射点可以唯一地用一个hkl来标记:
当dmin = λ/2sinθmax时,得到最大的分辨率。
MoKα射线,最大分辨率是36pm,当max等于20、22、25、30度时的分辨率分别为:104、95、84、71pm。
布拉格方程所反映的是衍射线方向与晶体结构之间的关系。对于某一特定晶体而言,只有满足布拉格方程的入射线角度才能够产生干涉增强,才会表现出衍射条纹。这是XRD谱图的根本意义。
发生衍射必须满足布拉格公式:2dsinθ=nλ (d:晶面间距;θ:布拉格角度;λ:X射线的波长;n:反射级数)。X射线照射到样品时,晶体中各原子的散射X射线发生干涉,会在特定的方向产生强的X射线衍射线。当X射线从不同的角度照射样品时,会在不同的晶面发生衍射,探测器将接受从该晶面反射出来的衍射光子数,从而得到角度和强度关系的谱图。
横坐标:2-theta 指2θ衍射角,即入射X射线的延长线与反射X射线的夹角。
纵坐标:Intensity(强度),代表的是收集到的光子数。
备注:对于不同晶系,晶面间距d与晶胞参数(a, b, c, α, β, γ)之间存在确定的对应关系,通过XRD谱图知道θ和hkl之后,可以通过布拉格方程等推算出晶胞参数
基本原理:当X 射线入射到小晶体时,其衍射线条将变得弥散而宽化,晶体的晶粒越小, X射线衍射谱带的宽化程度就越大。Sherrer公式描述的就是晶粒尺寸与衍射峰半峰宽之间的关系。
多晶X射线衍射仪,也称粉末衍射仪,通常用于测量粉末、多晶体金属或者高聚物块体材料等。主要由四个部分构成:
1) X 射线发生器(产生X射线的装置);
2) 测角仪(测量角度2θ的装置);
3) X射线探测器(测量X射线强度的计数装置);
4) X射线系统控制装置(数据采集系统和各种电气系统、保护系统等)。
备注:测角仪(包括狭缝系统)、探测器等都是X射线衍射仪中非常关键的组成部分,不过原理较为枯燥,而实际处理数据时基本不会用到。这里暂时省略。
X射线发生器由X射线管、高压发生器、管压和管流稳定电路以及保护电路等组成。这里着重介绍X射线管。X射线管的实质是个真空二极管,其阴极是钨丝,阳极为金属片。在阴极两端加上电流之后,钨丝发热,产生热辐射电子。这些电子在高压电场作用下被加速,轰击阳极(又称靶),产生X射线(此过程产生大量热量,为了保护靶材,必须确保循环水系统工作正常)。
常见的阳极靶材有:Cr, Fe, Co, Ni, Cu, Mo, Ag, W,最常用的是Cu靶。常用靶材的标识X射线的波长和工作电压如下表所示:
X射线管发生出来的不是纯净的单色光,包含多种波长的射线,最主要的是K系射线。K系射线是指阴极电子碰撞阳极,使阳极电子产生K 激发,击走K 层电子后,L层或M 层电子填充K 层电子而产生的X 射线。
K 系射线又可以细分为 Kα(L 层电子填充)和 Kβ(M 层电子填充)两种波长略有差异的两种射线。而 X 射线衍射仪要求使用单色 X 射线。因此,需要在 XRD 测试时把后者除掉,传统的方法是在光路上加入一个滤波片(如 Ni)。现在一般使用铜靶,在光路上增加一个石墨晶体单色器来去除 Kβ射线。单色器可以去除衍射背底,也可以去除 Kβ射线的干扰。Cu的特征谱线波长为:Kα1(1.54056 Å),Kα2 (1.54439 Å),Kβ1 (1.39222 Å)。对于铜靶,Kα波长取Kα1与Kα2的加权平均值,其值为1.54184 Å(布拉格方程和谢乐公式中的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