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力学的一个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防止设计的结构“失效”。静态失效
极限强度本质是一个“应力值”,因此,微观地讲,当材料中某一点处的主应力值大于极限强度时,该点处的材料就已经开始静态失效了。为什么会有极限强度这种东西?我们学过材料力学的同学了解,材料作拉伸测试可以得到应力应变曲线——对于脆性材料(红线),应力达到极限强度时,直接断裂,比如玻璃就是典型的脆性材料。(一般来说,脆性材料都不太抗拉,也就是说极限强度一般不大)对于塑性材料(蓝线),达到图中所示的屈服极限后,发生较大的形变,但是不断裂,直至达到极限强度才断裂。结构中有一点达到了极强强度,是不是结构就一定会失效呢?也不完全对。许多情况下,某些点发生了断裂,常常是由于装配精度过低,导致该部分“受到了超过它本来所要承担的任务量”,以至于断裂,但其它结构也会顺势补充上来,承担更多的受力。比如钢索桥梁,一根钢索的断裂往往是因为调试失误,将该钢索过分预紧了,而它的断裂并不会导致桥梁倒塌,而是由其它钢索补位。疲劳
是不是结构不超过极限强度就OK了呢?不仅不是,而且这种想法往往会很危险!疲劳失效中,很有可能受到的应力都“远小于极限强度”!但是,这个应力可不一般,它是“循环应力”,凡事一上周期性与频率扯上关系就不简单!- 在多次循环作用下,材料损伤在微观层面不断发展,直到形成宏观裂纹。
- 在每次循环中,宏观裂纹都会不断增长,直至达到临界长度。
- 当出现裂纹的组件无法继续承受峰值载荷时,就会发生断裂。
后面两阶段一般划到“断裂力学”中研究,我们常说的“疲劳”常常仅指第一阶段——小裂纹到大裂纹。另外,外加载荷可不能保证都是像上面那样规律,还可能是随机性的,这又增加了分析难度。